新疆喀什地区有一对“双胞胎”县,名字很相似,一个叫疏附县,一个叫疏勒县,都是“疏”字辈儿的县。两个县都位于喀什地区,挨着喀什市城区,疏附县的县城在喀什市西南,疏勒县城在喀什市东南,县城距离喀什市城区都很近,几乎就与喀什市连成一片了。从空间实体城市角度来看,疏勒县城、疏附县城已经与喀什城区一起成为了一座城市,目前的大喀什完全就是一座城区人口接近六七十万的中等城市。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如果能够从这两个“双胞胎”县城相似性来找出各自的优势,那未来喀什地区撤地设喀什地级市后,疏附县和疏勒县分别撤县改设疏附区、疏勒区,将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点,大力发展各自的强势产业,必定能够共同推动大喀什建成百万城市人口、百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双百”大城市。
一、大喀什范围的两个“双胞胎”县城的历史由来
疏附县和疏勒县不仅是如今这样看起来像“双胞胎”县,其实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两座城市就是“孪生”的,一座是喀什新城,另一座是喀什老城。因为喀什这座城市最早叫过疏勒这个名字(我国新疆的北疆奇台县在汉代也有一座著名的疏勒城,那就是“疏勒城保卫战”发生地奇台县半截沟镇江布拉克景区里的石城子遗址),后来短暂的时间又叫过疏附。疏附县和疏勒县的名字在维吾尔族中也是相似的,疏附县为阔纳协海尔,意思是喀什老城,疏勒县叫做英纳协海尔,意为喀什新城。
疏附县原属疏勒直隶州,即附属之地。维吾尔语称“喀什噶尔阔纳协海尔”,意思是喀什老城。又名托克扎克,清初属喀什噶尔,《西域图志》作托克库尔萨克,《西域同文志》释为:“托克,饱也;库尔萨克,大腹也。地丰,于稼人能饱食,故名。”即能吃饱肚子的(地方),意指“地丰人富”。托克扎克现又解释为“九块白地”,有可能是语音的转化所致。
疏勒县名得自古国名。疏勒地名的含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认为疏勒是突厥语“有水”之意,因此地域水草丰茂,故得此名;二是认为疏勒是古匈奴语“黄色”之意,因喀什周围土壤呈黄色而得名。维吾尔语称疏勒为“英纳协海尔”,意为“新城”。
二、喀什地区推进撤地设市则疏附县和疏勒县有望撤县设区
很多年前(大概在2015年),喀什地区就启动了撤地设市工作,并且在当时就已经按照国家民政部的撤地设市程序及相关要求,经喀什地区行署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了《关于撤销喀什地区设立喀什地级市的请示》和《喀什地区撤地设市实施方案》及《喀什、疏附、疏勒行政区域调整图》等。也就是说喀什地区撤地设市工作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喀什地区撤地设市就是打造包括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在内的大喀什一体化,因为疏附县城和疏勒县城距离喀什市城区都很近,如果推动喀什、疏附、疏勒三个县市整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打造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大喀什”城市,这不仅有利于统筹喀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也为喀什地区接下来打造“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中国最西边外贸中心城市和中亚中心城市做了相关准备。
因为喀什这座城市战略区位条件和外贸优势,在整个中国691座城市都是屈指可数的,能够比肩喀什的城市可能也只有乌鲁木齐市和伊宁—霍尔果斯市,毕竟喀什市是中国内陆第一个经济特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实施,在两省(广东省、山东省)、两市(上海市、深圳市)援建喀什的全面推进下,喀什已成为新疆乃至中亚区域范围内最具发展潜力、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
而喀什市只是一个县级市,相比乌鲁木齐市、塔什干市、努尔苏丹市和比什凯克市等四个大城市,只有40多万人口的小城市,喀什根本就无法承担经济特区和中亚中心城市的重任,喀什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早就可以撤地建地级市了,其具备的撤地设市条件比已经撤地设市的哈密市、吐鲁番市两个地级市更加符合地级市条件。因此,喀什应该综合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人口、援疆等各种资源将其建设为南疆中心大城市。
喀什地区撤地建地级市,将有利于健全完善喀什整个区域的社会治理机构和加强喀什城市的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大喀什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并将通过享受国家对地级市在工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相应政策,来增强喀什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带动噶尔区(其实应该叫昆仑区)、疏附区、疏勒区、莎车市、叶城市、巴楚市(这三个县具备撤县设市条件,应积极推动撤县设市工作)和英吉沙县、麦盖提县、伽师县、泽普县、麦盖提县等县市区的快速发展。喀什地区如果在十四五期间也就是在2025年前能够实现撤地建市,肯定会撤销县级喀什市成立噶尔区,撤销疏附县、疏勒县,分别成立疏附区和疏勒区。疏附县和疏勒县这对“双胞胎”县城将成为地级喀什市名副其实的“喀什新城”和“喀什老城”。
三、疏附县和疏勒县如何共同推动大喀什发展设想
从新疆乃至我国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我国新疆的南疆重镇喀什市处于“东进西出、西进东销”的欧亚大陆桥头堡的重要位置,对搞活国内外市场流通、聚散、对接的国际贸易、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均具有“窗口”与“桥梁纽带”作用。但喀什的发展空间有限,因为目前的喀什是一座小城市,城区人口不足50万,喀什地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也才1299亿元,其中喀什市仅有264.7亿元。喀什市的城市规模在沿海地区就是一个大点的县城,甚至不如昆山市、义乌市、晋江市、张家港市、江阴市、滕州市、普宁市等县级市的城市规模,经济总量还不如中部地区的长沙县的七分之一,就是喀什地区也比不上长沙县。可见喀什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基础实在太差,但是喀什的城市发展未来潜力却无比广阔,远超沿海的县市。
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如果新疆特别是喀什地区能够积极构建“一市两县”(喀什市和疏附县、疏勒县两个双胞胎县城)大喀什经济区,将有利于整合喀什地区甚至克州、和田乃至中亚的区域资源,实现喀什与疏附县、疏勒县的产业发展优势互补,更有利于提升喀什的产业发展,打造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新增长极,形成以喀什为中心的南疆城市群,带动整个南疆的跨越式发展。
喀什市的产业发展与疏勒县、疏附县的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同样的情况,疏附县和疏勒县这一对“双胞胎”县虽然很相似,但是产业方面却有所不同,未来发展方向也不完全相同,也可以实现两个县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补充。这“一市两县”可以借助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多年的经验,进一步总结更好的发展政策措施,通过对“一市两县”区域的国土空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一规划,进一步推动“一市两县”一体化进程。随着喀什与疏附、疏勒的区域一体化的加强,“一市两县”从空间上、经济上、社会上得到真正的一体化。整合城市空间,形成由喀什城区综合服务核、特殊经济开发区产业功能板块、疏附产业功能板块和疏勒产业功能板块组成的“一核三板块”空间布局,逐步解决喀什市“大城市、小郊区”格局。
喀什城区重点发展生活服务、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办公咨询等综合服务;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保税物流、出口加工、特色产品生产以及高新产业;疏勒产业功能板块依托齐鲁工业园,重点发展饲料加工、医药流通、建材、钢结构、管材加工等产业;疏附产业功能板块依托大学城建设,发展教育产业,同时建设生态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工艺品生产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通过“一市两县”城市资源的调配,适应大喀什一体化协调发展,从区域构建起大喀什经济圈体系。
其中,喀什经济开发区是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空间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将撬动和助推周边其他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以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加强对周边县市的产业园区的带动作用,并加强各个园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为其他园区提供管理、金融、商贸流通等综合服务;阿图什重工业园重点发展冶金、建材产业,为其他园区和地区提供钢铁、水泥等生产材料;乌恰伊尔克什坦经济区作为喀什特殊开发区“一区两园”中的一园,依托口岸,主要提供口岸作业和进出口产品仓储集散;疏附大学城为大喀什地区提供人才教育培训支撑,生态产业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作为农副食品提供基地;疏勒齐鲁工业园重点发展饲料、医药流通、钢结构、管材等产业,作为整个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地。
(一)喀什市产业发展引导
喀什市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为:保障就业,产业强市,带动周边。通过打造大旅游、大商贸国际区域中心城市,强化大物流、大枢纽战略节点功能,突出就业导向和生态优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导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和新型工业化战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特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业和特色畜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对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服务水平,推动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同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外向型产业结构。
(二)疏附县产业发展引导
根据疏附县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规划的大学城或职教园区建设,可作为大喀什农牧业产业发展基地和教育基地,主要方向是为大喀什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和为大喀什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基地。同时,疏附县要进一步加强与新疆兵团第三师41团草湖镇及草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协调,做好草湖经开区纺织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配套原料供应,可以考虑作为草湖工业的原材料供给地,从而带动疏勒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疏勒县广东农民致富增收。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结合疏附县实际突出发展四大产业,也为实现农民增收提供条件。依托地缘优势发展蔬菜种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加大科技投入与管理,积极打造喀什菜篮子供应基地。依托传统优势发展林果产业,发挥全县52万亩经济林的优势,抓好果树管理,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提供原料保证。依托龙头企业优势发展畜牧养殖,做大做强安康牧业、南达牧业,以屠宰加工、奶业加工,带动牛羊育肥、奶业发展,不断完善和扩大养殖小区功能和规模,为旅游业、肉食品加工提供原料保证。依托品牌优势发展劳务产业,建设大学城或职教园区,尽快推进教育基地的建设,结合“疏附劳务”品牌,充分利用疏附县劳务培训和输出优势,为大喀什的产业发展提供合格的劳动力。
同时,疏勒县未来还应该争取把乌喀高铁延伸到疏勒火车站,以及把中巴国际铁路引入疏勒火车站,建成中巴国际铁路的始发站,疏勒火车站改名为喀什南站。围绕喀什南站打造国际物流园区,形成国际物流大产业格局。
(三)疏勒县产业发展引导
根据疏附县现有的产业基础,可作为大喀什工业产业发展基地,主要发展方向是大喀什的工业发展的延伸区域。疏勒县的产业发展思路:一是要继续按照“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以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建设在促进大喀什工业化和聚集产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和规范管理、加强企业分类管理和指导、定期组织劳动力职业培训和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改善金融环境、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等措施,促进和提高工业园区企业集聚效应。
二是疏勒县应积极围绕丰富农产品资源、现代物流业和出口加工制造业三个重点产业,重点引进出口加工企业和项目,大力推进疏勒县的农畜产品出口,依托山东省援助的齐鲁工业园推动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三是借助喀和铁路依托大喀什物流资源打造以南疆最大物流集散地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建设;同时,要加强与喀什市的产业发展协作,形成发展合力。通过依托喀什市旅游、商贸、物流、工业园区、外经贸等产业的优势,形成大喀什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