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长沙(《长沙保卫战》的历史真实事件是什么?)

首页 » 影视资讯 » 正文
长沙保卫战连续剧的真实历史
长沙保卫战实际上是抗日期间四次长沙战役的统称。抗日战争期间,武汉和广州早早沦陷,而长沙作为中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就像一科钉子钉在了日军的前进道路上,扼住了日军西进进攻当时中国国都重庆的必经之路,日军之必攻,国军之必守,双方在这里展开了血与火的较量,长沙反复易手,让中国保留了战争胜利的希望,也不断消耗着日军的资源和有生力量。

第一次长沙会战
日军于9月17日发起进攻,其部队从江西省北部向西进攻湖南省,但是日军的进攻由于向西过度延伸及国民革命军从南北两面反击,因而被迫向东撤退。

9月19日,日军沿新墙河对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到9月23日日军将国军逐出新墙河地区,其第6师团及第13师团在炮火支援下渡河及沿汨罗江向南推进。

激烈的战斗在23日后仍然持续及中国军队向南撤退以吸引日军,同时其增援部队到达东西两翼以实施包围,9月29日日军到达长沙外围,但是他们因补给线被切断而未能攻占该城,10月6日,冈村宁次宣称在达到作战目的后撤军。10月8日,双方恢复原有的态势。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1月16日,日本陆军中央部制定了《对华长期作战计划》,企图在年内在不减少现有兵力,对重庆国民政府采取高压的军事态势,利用国际形势变化尽早解决中国作战。1941年4月,阿南惟几制定了长沙作战计划,力图在现有兵力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摧毁重庆政府战力。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中央部一方面抓紧作对苏战争的准备,驻守在长沙地区的日方华中派遣军一方面应付可能的北进入侵苏联作战,一方面加强湖南地区的作战准备。阿南惟几于九月上旬制定了针对国民政府第九战区薛岳部的作战计划,计划调集第十一军下辖的4个师团及一个战车联队共计四十五个步兵大队、二十六个炮兵大队约12万人的军力进击第九战区。 根据日本派遣军的作战计划计划,阿南惟几制定了不以“占领地方”及“夺取物资”目的,而是摧毁第九战区薛岳部有生力量为目的的作战计划。其将主力并列于狭窄正面,纵深梯次配置,以第 3、第 4、第6师团主力及第 18混成旅团等部位于岳阳的桃林、西塘、新开塘地区,为第一梯队,直取长沙;第40师团和第33师团的两个联队位于临湘地区,为第二梯队,沿粤汉铁路两侧及长(沙)岳(阳)古道正面进攻长沙。 另外以第6师团的两个联队由忠防、西塘分两路向大云山实施包围,掩护主力部队集中和展开;以第14独立混成旅团从岳阳乘军舰渡洞庭湖向营田以西地区进攻,保障主力攻击部队右翼安全。

为确保第九战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第3、第5、第6战区对当面日军发起攻击,以牵制日军集中,但是未起到明显效果。第9战区除用相当兵力在赣北、鄂南、湘北袭扰日军后方外,由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集中12个军33个师,一部在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布防,一部在株洲地区机动, 采取逐次抗击日军进攻;诱日军在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歼灭之。

9月7日,日军第6师团两个联队分别由忠防、西塘地区出发,在飞机配合下从东、西、北三面扫荡大云山。中国军队第4、第58军的四个师进行英勇抗击。8日,日军占领大云山,9日中国军队反击,日军不支退后,16日,日军反击,重新占领大云山。18日拂晓,在杨林以西20千米的狭窄地带,日军主力强渡新墙河,遭中国第4、第58、第20军共六个师的阻击,但日军迅速击溃国军。19日,日军抵汨罗江北岸,随即分路强渡汨罗江,突破中国军队防线,中国守军全线溃退,至21日,日军全部渡过汨罗江,全速前进。此时浏阳、株洲地区第9战区军队依计划逐次加入战斗。第26、第72、第74军自浏阳方向侧击日军;第10、第37、第79军、暂编第2军从长沙以东正面迎击日军;第4、第20、第58军向日军后方攻击。

具体作战如下:

20日 日军破译第九战区薛岳电令汨罗江南岸四个师抵御日军,主力九个师从东侧围攻日军的作战电报。日军进行反迂回,妄图围歼第九战区的精锐七十四军。

21日 第九战区顽强抵抗于平江、金井一线。

22日 日军再次破获第九战区电报,调整战术,从左翼山中迅速突破,第九战区防线崩溃。

23日 第九战区二十六军被日军突围,在突围作战中遭受重大损失,日军各部向长沙进逼。

24、25日 薛岳下令放弃长沙,由七十四军逐次抵御撤退,日军第六师团向捞刀河谷进军,企图围困七十四军。

26日 七十四军与日军第6师团在捞刀河谷遭遇,双方爆发激战。后日军第3师团加入战斗,七十四军不支转进。

27日 日军第4师团渡过浏阳河,冲入长沙西北角,大部突入长沙。

28日 日军第4师团占领长沙,第3师团向株洲方面追击第9战区溃退部队。29日 日军占领株洲。

10月1日 日军第11军认为“作战已达到目的”,开始逐步退军。6日 日军退至新墙河,双方回复战前对峙状态。

第三次长沙会战
发生在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6日的湖南和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交战双方为中方第九战区司令薛岳所统帅的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部队共30余万人与日方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所统率的日军第十一军共约12万人,此次战役主要经历日军向长沙推进的外围战斗、攻守双方在长沙城的攻防战斗和日军撤退时国军进行的反击作战三个阶段。在战役指导上,国军方面指挥官采用了“天炉战法”对抗日军,而日军指挥官阿南惟几则出现了明显的判断失误,最终导致战役结果为中方成功防守长沙,日方遭受惨重损失撤退而结束,因此又被中国方面称为“长沙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

第四次长沙会战
第四次长沙会战(又名长衡会战)为抗日战争末期的大型战役之一,是指1944年(民国33年)5月至8月,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湖南长沙、衡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长衡会战中的第一个阶段。

学术界将“长衡会战”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又称“第四次长沙会战”,从5月27日到6月19日,中日双方以争夺长沙为目标在湖南北部地区作战。

第二阶段又称“衡阳保卫战”,从6月20日到9月初,中日双方以争夺衡阳为目标在湖南中东部地区作战,长衡会战的结束时间为9月上旬。国内外学术界均以1944年8月8日衡阳沦陷为准。

攻击的日军人数约有36万,守势的中国国军约有30万。6月16日,逼进长沙的日军开始向长沙城区猛攻。6月19日中国军队撤退,日本攻陷长沙。8月8日,日军占领衡阳。
长沙保卫战概括
1938年10月武汉弃守后,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文夕大火”却把即将成为抗日前线的长沙付之一炬。铁血将军薛岳临危受命,赴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他曾经的对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彭中华,则奉中共中央之命,主动上门献计献策,与薛岳并肩尽抗敌守土之责。经历悲壮惨烈的恶战,薛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和湖湘群众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指挥三湘虎贲将士先后逐退了冈村宁次、阿南惟畿对长沙的三次进攻。而像警察李本忠这样身不由己加入到抗战洪流中的小人物,亦在艰苦鏖战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为一位智勇双全的铁血战士。当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抗战还任重道远,但中国人民已经用铁的事实证明了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中国!
长沙保卫战打了多久

长沙保卫战打了五个月,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

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也称为“长沙保卫战”。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

扩展资料

长沙保卫战战役结果:

1,第一次长沙会战

日军战史称:“敌遗弃尸体约44000具,俘虏约4000名,缴获主要武器火炮26门、机关枪约270挺。我方伤亡为,战死约850名,负伤约2700名。”

薛岳说:“第一次长沙会战国军伤亡约在59000人以上,第10军、第37军、第26军,3个军被击破,有2个师伤亡达50%以上。第58师,第60师,伤亡在40%以上。第102师,第52师伤亡在30%左右。”

2,第二次长沙会战

据日方统计,整个会战中中国军队遗弃尸体5.4万具,被俘4300人;日军伤5184人,亡1670人。缴获重炮1门、野山炮7门、速射炮20门、迫击炮42门、重机枪188挺、轻机枪633挺、步枪7600支、各种炮弹23130发、重机枪子弹323000发、步枪子弹4127000发、手榴弹58200颗。

中国军事当局的资料统计,第74军的第58师伤亡55%(74军一共伤5607人、亡2800人),第57师伤亡40%;第37军的第60师伤亡50%,第140师伤亡30%;第4军的第102师伤亡45%;第10军的第3师伤亡35%、第26军第44师伤亡24%;其余各师伤亡在20%以下。

3,第三次长沙会战

于此役日军伤亡数目,中日双方的报告出入甚大。根据日军方面的报告,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死1591人(内军官108人),战伤4412人(内军官241人),打死军马1120匹,打伤646匹。而第九战区的报告称,日军死亡3.39万余人,重伤2.3万余人,轻伤逃回者无以数计。

根据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战斗详报》,中国伤亡失踪:官佐1191人、士兵28658人,共计29849人,毙伤日军56944人,俘139人,缴获步骑枪1138枝、轻重机枪115挺、山炮11门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长沙会战


长沙保卫战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即长沙之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再次局部调整对华战略。总的思路是保证和稳定占领区,使之成为“大东亚战争”的总驻地,继续为保住长沙这一战略屏障,第9战区先后与日军第11军进行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长沙会战,并最终引发第四次长沙会战,也称“长衡会战”。

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逐一抵抗,诱敌深入,消耗日军,争取集中兵力的时间;

第二阶段是保卫长沙,以一军之力保卫长沙,争取其余部队包围进攻日军的时间;

第三阶段是反攻追击阶段,即被包围日军的歼灭战追击。这一战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扩展资料

意义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

长沙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


《长沙保卫战》的历史真实事件是什么?


谁是长沙保卫战的最大功臣
薛岳

“长沙保卫战”史称“长沙会战”。
在抗日战争初期,湖南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后方基地。湖南以鱼米之乡的富裕,以有色金属之乡的宝藏,以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为抗日前线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战略物质。
在抗战的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湖南则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最重要的正面主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共组织了22场大会战,共歼灭日寇40余万人。
而湖南战场则有七次大会战,占总会战次数的近三分之一,共歼灭日寇20余万,占国民党歼灭日寇总人数的二分之一。从1938年到1945年期间,国民党第九战区所属的湖南战场先后调集40个集团军、军、独立师以及游击纵队,近百万正规部队进行了著名的长沙四次会战以及衡阳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累计歼灭日寇20余万人。
在中国抗日战场上,湖南一个省区展开数次如此大规模的战役,在中国境内是独一无二的。而湖南战场歼灭日军数量之多.
仅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万余人,这也是中国军队在其他战区所没有的。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将中国战区35%的兵力投入了湖南战场,被国民党军队歼灭的日军有近一半歼灭在湖南这块土地上,这在中国抗战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1939年至1944年,国民党第九战区以长沙为中心,东至江西鄱阳湖、赣江,西至洞庭湖、湘江,战区辖赣西、鄂南以及湖南全省,共进行了四次大会战。四次会战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总计在数百万人次以上,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寇十余万人。其中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寇5.8万人,由此,长沙成为歼灭日寇最多的省会城市,长沙战役也成为歼灭日寇最多的战役。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日军第11军为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消灭中国第9战区部队,集中第6、第33、第101、第106师团及3个旅团约10万兵力,在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采取奔袭攻击的方针,发动了“湘赣会战”,进攻长沙。为打破日军战略企图,中国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 16个军30多个师约40万人的兵力,采取逐次抵抗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在长沙附近消灭进攻的日军。此次会战,主要在赣北、湘北、鄂南三个方向作战。

  在赣北方面:9月14日,日军第106师团由赣北奉新向会埠的中国守军第19集团军第60军发起进攻;以第101师团一部向高安中国军队第32军与第58军进行牵制性攻击。中国守军未抵抗住日军的进攻,阵地被突破,第60军和第58军分别向宜丰、凌江口等地转移;第32军转移至锦江右岸之灰埠、袁浦之线。18日,日军攻占上富、村前街、斜桥等,并向高安猛攻。19日,守军经激战后放弃高安,退守石鼓岭和石脑圩西南高地,阻日军西犯。21日,第32军向高安反攻,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战;22日,克复高安、高城,进占马形山、赵家山之线。第74军进占斜桥、南山何。日军第101师团由高安向东北方向及五桥何退却。第106师团主力由奉新向西进犯,突破守军第183师和第15师阵地,24日,占领横街、甘坊,并继续西进。25日,中国军队调集几个师兵力向甘坊一带之日军反击,与其展开激战。至10月3日,日军进至大墩街、石街。中国军队进驻甘坊、横街,切断了西进日军的退路。6日,中国军队第1集团军和第30集团军奉命围攻日军,战至9日,进占沙窝里、九仙汤、上富、冶城等地,并乘胜追击,先后克复罗坊、会埠三都、修水。日军退回武宁、靖安、奉新。

  在湘北方面:9月18日,日军主力第6师团及奈良支队强渡新墙河,向新墙河北岸守军第15集团军第52军发起进攻。守军顽强抵抗5昼夜,于22日晚,被迫退至河南岸。23日拂晓,日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强渡新墙河南进;上村支队在汨罗江口附近营田登陆,对第15集团军形成夹击之势;第33师团由麦市南下,企图消灭湘北中国军队。第15集团军依据新墙河、汨罗江阵地抗击日军,予日军以重创后,于24日撤至汨罗江南岸。2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第9战区在长沙附近与日军主力决战。各军遵令随即进占阵地,侧击、伏击日军。27日,日军分路南进,至30日,日军主力进至捞刀河北岸,直扑长沙以北永安市、金井、上杉市、青山市、桥头驿等地。日军由于孤军深入,中途遭到中国军队的阻击、伏击,被迫停止进攻。

  在鄂南方面:9月22日,日军第33师团向第15集团军第79军发起攻击,23日,进占麦市、桃树港,继向汨罗江上游进犯。中国军队第27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第79军在麦市附近与日军展开激战,歼其甚多。至29日,日军攻占南楼岭、平江,进抵朱溪厂、龙门厂、长寿街。中国军队第20军、第79军各一部在献钟、南楼岭、桃树港一带夹攻日军,主力向朱溪厂、龙门厂之日军追击。10月1日,第20军收复龙门厂后,向长寿街之日军侧击,第79军克复桃树港、麦市、献钟、嘉义。3日,日军第33师团主力与第13师团奈良支队会师于三眼桥,东趋渣津攻修水;4日,与第27集团军及第79军发生激战后,分别向南江桥、麦市、通城方向退却。第15集团军尾随日军追击,先后收复安定桥、长乐街、新市、泪罗等地。5日,日军全线撤退,上村支队遭到第54军新编第23师袭击后,由营田登船从洞庭湖上逃回岳阳;至9日,第6师团退向新墙河;第33师团撤回通城;奈良支队退回通城。(作战中,第27集团军第134师的一个团,在白沙岭一线阻敌时,打死一个不小的日军军官。日军突然像发了疯似地前来抢夺那个被击毙了军官尸体。中国军队见尸体竟如此 贵重,必有原因,便也发了疯似地用猛烈的火力打退抢尸的日军。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抢夺尸体的恶战。结果,那尸体还是被中国军队给抢了过来,从尸体上的图囊里,搜 出了第33师团的作战任务区分和标图,以及其他极为重要的文件。得知,敌第33师图将从 南岭攻白沙岭,再攻龙门镇,直下长沙,助攻长沙城。 当时杨森集团军是由西向东布防,重点放在准备阻击南昌方向来敌。杨森获得了这个情报后,果断地变更了部署,把主力都调来围攻由北而来的第33师团。结果,在长寿街地区,将敌围住,经一昼夜的激战,把第33师团主力歼灭大部,残敌遗弃辎重、马匹逃回通城去了)中国军队在全线追击中,收复了平江、南江桥等城镇。13日,会战结束。

  此役,中国军队共毙俘日军2万余人,炸毁日军飞机20余架,粉碎了日军消灭第9战区主力的企图。作战中,中国军队伤亡3万余人。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民国三十年)年9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等部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日军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配有战车第13联队,野重炮第14联队,独立野战重炮第15联队第1大队及部分工兵、空军、海军部队,计有步兵45个大队,炮兵26个大队 ,总兵力达12万余人;并配有军舰20余艘,汽艇200余只,飞机100余架。在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下,采取将主力并列于狭窄正面上,以纵深突破的战略,向长沙进犯。

  为了阻击日军南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第3、第5、第6战区对当面之日军发动攻势,以牵制日军兵力调动,第9战区对日军实施袭击,使其不能集中兵力,然后借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三线阵地,诱敌主力深入至长沙东北地区围歼。第9战区参加会战的部队共计40个师,50余万人,由司令长官薛岳指挥。

  9月7日,日军第6师团向湘北大云山守军游击根据地发动扫荡,以掩护其第3、第4、第40师团在新墙河右岸集结。中国军队第4军进行抗击后撤守。10日,第58军增援大云山,收复该地区;13日,与日军第40师团在甘田地区遭遇发生激战,至17日,日军主力于新墙河北岸展开,完成了对湘北攻击的部署。18日拂晓,日军第4师团沿粤汉路向长沙前进;独立第14混成旅团向洞庭湖南岸进出;第3、第6、第40师团由港口至新墙市一线强渡新墙河,迅速突破守军正面防线,续向南进,中国军队凭借新墙河英勇阻击后,向右翼山地转移。19日,日军抵达汨罗北江岸地区。

  为阻止日军向长沙推进,第9战区电令第37、第99军坚守汨罗江南岸,阻击日军;第20军协同第58、第4军于19日拂晓向日军侧击;第26军由金井向捞刀河以北急进;第74军向浏阳河附近急进;准备于长沙以北三姐桥、金井之线实施反击。此时日军破译了第9战区作战命令的电报,决定放弃原作战计划,命令各师团向东挺进,于捞刀河以北地区围歼从东面侧击日军的中国军队。24日,日军强渡汨罗江,企图围歼右翼守军。21日至23日,第58军在洪桥,第20军在关王桥,第4军在洪源洞以南,与日军展开激战,第37军和第10军与日军第4、第3师团激战于神鼎山、密岩山、班召庙一带;第2军与日军第6、第40师团各一部激战于瓮江、蒲塘地区。突破了第37军阵地。第37军被迫向安沙地区撤退。第26军被日军包围于蒲塘地区。该军于25日夜,奉命向更鼓台、石湾方向突围;24日晨前来增援第10军,遭日军攻击,苦战至午,陷于混乱,26日,被迫突围转移至石鼓牛及天雷山之线。第74军从江西赶来增援,在春华山、永安市附近地区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又遭日机袭击,损失甚重,被迫向南撤退。日军第4师团于26日渡过捞刀河。27日下午该师团一部渡过浏阳河,并于傍晚从长沙城东南角冲入市内,28日占领长沙。29日,日军第3师团攻抵株州附近。

  中国第9战区已于27日奉最高统帅部电会,转移攻势,从各方调集增援部队陆续赶至战场投入战斗,将日军包围于捞刀河、浏阳河之间。与此同时,第3、第5、第6战区部队分别向当面之日军发动了攻势。长沙被围之日军与后方联络线已被切断,补给十分困难,遂于10月1日傍晚向北撤退。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筇9战区部队追击;第79军向长乐街、新市方向跟踪追击,第58军、第72军向关王桥、杨林街,方向追击;第4、第20、第99军主力在马鞍铺、青山市、金井一带截击日军;第26、第74军和暂编第2军清扫浏阳河、捞刀河间战场。5日,中国截击部队在汨罗江以南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迫使其北渡汨水向新墙河以北退却。6日,追击部队渡过汨罗江;8日,越新墙河,继续向日军攻击。11日,中国军队恢复了原阵地,与日军对峙于新墙河,会战结束。

  此次会战历时月余,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4.8万余人,击落飞机3架,击沉汽艇7艘,使其妄图一举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计划遭到失败。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第23集团军同日进攻香港。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并调集军队反攻广州。日军中国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策应香港作战,令第11集团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4个师、2个旅、3个支队(相当于营)及航空兵一部共12万余人,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企图在汨罗江两岸歼灭第九战区主力。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 挥13个军、1个挺进军、1个飞行大队等30余万人,采取逐次抗击、诱敌深入战法,拟在捞刀河、浏阳河之间地区包围歼灭日军。

  12月24日晚,集结于岳阳东南麻塘、新开塘一带的日军第6师、第40师主力在新墙、潼溪街一线强渡新墙河。次日晨,第3师亦随第6师之后徒涉过河。第九战区第20军与日军激战竟日,一部与日军保持接触,主力向关王桥、王家坊山区后撤;第58军向西侧击日军,后撤至杨林。27日,日军第3师于汨罗附近强渡汨罗江,南攻第99军,迫其退至营田、湘阴一线。29日日军第6、第40师乘势于新市、长乐街渡过汨罗江,遭到第37军顽强抗击,激战至30日,第37军由浯口退至社港。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由岳阳前进至关王桥,并指挥泽支队掩护军主力左侧翼。阿南惟几见进攻顺利,令所部向长沙进攻。31日,日军进入捞刀河与浏阳河中间地区。1942年1月1日,日军第3师渡过浏阳河,在20余架飞机支援下,向长沙东南郊猛攻。第10军顽强抵抗,激战一昼夜,白沙岭阵地失陷。2日日军第40师主力集结于金井,保障翼侧安全;第6师主力集结于?梨市,一部于长沙东北展开,向城内攻进。守军在岳麓山炮兵第1旅重炮火力支援下坚守阵地,击退日军多次进攻,并歼灭突入白沙岭阵地日军。3日,日军第3、第6师在航空兵与炮兵协同下,再向长沙猛攻。守军得第73军第77师增援,奋力搏杀,战斗十分激烈。日军受守军炮火压制,进攻受阻,至4日因伤亡惨重,弹粮将尽,且第九战区调至长沙外围的10个军已从四面包围,进行向心攻击,被迫下令北撤。赣北日军第34师、独立混成第14旅为策应湘北方向作战,于12月25日分别向上高、修水发动进攻,至次年1月6日亦被守军击退。5日晨,湘北日军在航空兵掩护下,向东北突围。在中国军队前堵、侧击和追击下,伤亡惨重,至16日退至新墙河北岸,会战结束。是役日军自称伤亡6 000余人。

  此战,中国军队采用逐次抗击,诱敌深入,坚守长沙核心阵地,合围聚歼,动员敌后军民破坏日军补给线等战法,取得长沙会战胜利。

第四次长沙会战.
1944年5月27日,日军出动36万余人向长沙攻击,发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30万人迎敌,兵力少于日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前三次会战的胜利,湖南战区司令长官骄傲轻敌,指挥失当。守军违抗增兵重点防守岳麓山之军令,招致会战失败,1944年6月17日,长沙陷落。日军改变前三次战法,重点攻击我岳麓山防线,先拿下我岳麓山下的炮兵阵地,架重炮于岳麓山上轰击长沙城。城中守军不仅失去岳麓山炮火支援,而且处于日军炮火威胁之下,伤亡惨重,被迫撤离。守城的陆军第四军军长张德能在重庆被处决。

长沙会战的总指挥是抗日名将薛岳将军.
 薛岳,又名仰岳,1896年生于广东省乐昌县。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担任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后在国民革命军李济深第4军任师长。1935年任贵阳绥靖主任,一度代理黔省主席。抗战开始后,薛岳主动请缨杀敌,率部参加了“八·一三”上海抗战。1939年代理第9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指挥两湖和江西部分地区对日作战。

薛岳将军在抗战中一直战斗在第一线,除指挥了兰封会战外,"万家岭大捷"使他名扬天下.薛岳指挥各路部队发起总攻。万家岭战役,日军王牌部队一○六师团除逃脱千余人外,其第一二三(木岛)联队、一四五(池田)联队和一○一师团的一四九(津田)联队以及配属部队,计一万余人,全部被消灭,并有三百余人被俘。新四军军长叶挺称:“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王耀武和张灵甫都是在万家岭战役中让全国人民铭记的.

薛岳还先后率部支援赣东战役和解除常德之围。
  
抗战胜利后,薛岳被委任为徐州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同年底任海南岛防卫总司令。1950年5月去往台湾。
长沙保卫战烧长沙了吗
文夕大火本身是一次意外,至少不应该在当天点火的。

长沙当时作为双方争夺的热点地区已经有了焦土抗战的准备,有相关的预案的,当挡不住日本人的时候就全城疏散然后放火烧城。

为此,战区有协调地方保安力量组成了放火队,还进行过演习。

可是在大火烧起来的当天,并没有命令疏散,也没有按程序组织放火,放火队员看见有几个点起火了就以为行动的信号,纷纷按预案开始点火(为了提高防火效率,使用消防器材进行放火,只不过消防车里装的不是水,是汽油)。可怜长沙城里的百姓,好多妇孺根本来不及逃走。

事后相关责任人被直接枪毙,长沙成了焦土抗战的模范。

长沙城志有详细的记载,的确算是意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jylj.cn/artdetail-138184.html
 推荐视频

多米娜

利亚姆·坎宁安 Roland Litrico 娜迪亚·帕克斯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 卡夏·斯穆特尼亚克 Alex Lanipekun 本·巴特 彼得·坎皮恩 Ewan Horrocks 阿莱斯·洛森

肥猫流浪记粤语

张曼玉 郑则仕 成奎安 午马 郑敬基 楼南光 何家驹

苍兰诀2影三界篇

张杰 聂曦映 杨天翔 刘宇宁 李诗萌 苏尚卿 赵熠彤 星潮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